為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小麥種植任務,進一步完善補貼政策,改進補貼辦法,提高補貼效能。根據巴彥淖爾市農牧局《關于下達2025年糧食種植面積指導任務的通知》(巴農牧局發〔2024〕427號)文件精神及推進小麥種植工作的相關要求,逐步構建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供給體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結合磴口縣小麥種植現狀和種植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任務要求
2025年上級下達本縣糧食種植面積58萬畝,其中小麥種植任務4萬畝。
一是按照渠系規劃,推行集中連片種植。逐級分解任務,落實到村、到戶、到田,結合秋澆,做好保墑壓堿洗鹽準備工作,按照渠系推行集中連片種植。
二是積極推廣巴麥13新品種。近年來,由市農科所和兆豐面業公司等聯合培育的國審品種“巴麥13號”產量高于永良4號5%-10%,五項主要品質指標中有4項超過永良4號(粗蛋白、粉質穩定時間、拉伸阻力、沉降指數),綜合表現較好,種植面積逐漸擴大。
三是實行訂單種植。鼓勵面粉加工企業提前落實訂單,并做好訂單收購價格的監管,保障種糧農民受益,提高農民種植小麥積極性。
三、補貼對象、內容和方式
(一)補貼對象。小麥種植補貼對象原則上為包括在合法耕地上實際種植小麥的種植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等生產主體。
(二)補貼依據。為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堅持因地制宜、簡便易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補貼以現計稅耕地面積和小麥地力提升面積為依據。
(三)補貼方式。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
(四)補貼標準。依據可調劑使用的各項惠農補貼資金和項目補貼,小麥種植補貼面積和標準具體如下:單種小麥100畝以下(不含100畝,下同)每畝補貼200元;集中連片100—1000畝,每畝補貼300元;集中連片種植1000畝以上每畝補貼400元。集中連片200畝以上開展麥后復種玉米、葵花、秋菜以及燕麥草等作物每畝補貼200元。種植小麥套其他作物的(玉米、向日葵等),以小麥實際所占比例折純后進行補貼。在合法耕地上種植的小麥全部納入輪作補貼范圍(預計補貼標準150元/畝),加強對小麥種植進行產量監管,在收獲期間小麥苗情不足70%的,不予補貼。積極參與全市開展的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小麥單產提升高產競賽,集中連片種植500畝以上且單產競賽達到補貼標準(預計每畝補貼150-200元)。自愿接受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小麥生產者(預計每畝補貼45元)。
(五)不予補貼的情況。對已種植林木和已作為畜牧養殖場使用的耕地、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附屬和配套設施用地、非農業征(占)用耕地等已改變用途的耕地、非法開墾林草濕地種植小麥的地塊、占補平衡中“補”的面積和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即不符合原自治區農牧業廳、國土資源廳《補充耕地質量評價工作和技術規范》的耕地)和已經列入自治區退耕范圍的不予補貼;對拋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補貼資金;對使用地膜,但未采取地膜離田措施或離田比例未達到相關要求的,緩發或暫停發放補貼資金。對黃河灘區等新開墾耕地種植小麥的,一律不予發放補貼資金。
四、實施步驟
(一)申報和面積公示。種植小麥的農戶、新型經營主體、企業,要及時向所在嘎查、村委會、農場公司據實申報小麥種植面積,嘎查村委會登記后,要召開村民(農場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核定后,由村嘎查、農場公司負責核實并編制小麥種植戶花名冊,小麥種植花名冊于5月20日前上報蘇木鎮、農場公司,花名冊內容包括種植者姓名、身份證號、一卡通(一折通)號、實際種植面積等內容。
(二)調查、公示。蘇木鎮、農場公司要于6月5日上報的小麥面積的復核,6月15日前完成對小麥種植面積的調查審核,并在嘎查村(農場)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后,將補貼面積、補貼對象的花名冊匯總上報縣農牧和科技局審核。
(三)抽查、復核。縣農牧和科技局對蘇木鎮、農場公司上報小麥補貼面積進行復核,并抽調相關人員對各個蘇木鎮、農場公司進行抽查,每個蘇木鎮、農場公司抽查一個村,抽查的村至少抽查二個社,每個社抽查農戶不少于5戶。在抽查中發現村嘎查農場公司有瞞報、虛報、謊報種植面積的,本嘎查村種植面積全部調整為上報面積減去瞞報、虛報、謊報面積所占比例進行折純計算補貼面積。
(四)上報、發放。農牧和科技局對蘇木鎮、農場公司上報的補貼面積審核通過后,經縣財政局、縣農牧和科技局認定資金分配方案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財政局。并由蘇木鎮、農場公司根據資金補貼方案,錄入審核上報縣農牧和科技局補貼清冊,并在嘎查村、農場公司對種植小麥生產者的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縣農牧和科技局、縣財政局組成聯合驗收組對蘇木鎮、農場公司上報的初驗結果進行復核驗收;驗收合格后財政部門通過一卡通將補貼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具體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財政糧食直補數據信息庫等已有基礎,建立補貼信息檔案管理制度,及時掌握土地流轉情況,對補貼對象信息動態更新,確保相關補貼信息完整真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小麥種植補貼及集中連片種植補貼工作由磴口縣人民政府負總責,縣財政局、縣農牧和科技局具體組織實施,各蘇木鎮(農場公司)要結合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密切部門合作,抓好工作落實,確保補貼項目的公開、公平、真實,避免漏報、瞞報、多報現象的發生。
(二)嚴格紀律管理。實行小麥種植保護補貼是關系到全縣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民增收和社會穩定的一件大事。各蘇木鎮、農場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補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對政策的理解和落實不走樣。同時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的監督管理,保證補貼資金足額兌付到農民手中。嚴禁擠占、截留、挪用補貼資金,嚴禁用補貼資金抵扣任何收費,切實做到補貼資金專款專用,使補貼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位。
(三)嚴格資金管理。各蘇木鎮、農場公司要以村嘎查組(分場)為單位對農戶補貼面積、補貼數量、補貼標準、補貼金額進行張榜公示,接受農戶監督。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縣農牧和科技局、縣財政局;縣財政局及時將補貼資金劃撥到補貼資金專戶,必須將補貼資金實行封閉運行,專賬專人管理、專款專用。
(四)加強宣傳引導。廣泛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補貼政策,確保補貼政策公開透明。加強公示和補貼發放結果公開,主動接受廣大群眾、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采取多種方式及時與農民群眾溝通,贏得農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積極引導農民切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提升小麥產量。
磴口縣2025年小麥種植任務分配表
蘇木鎮
農場公司
|
巴 鎮
|
渡口鎮
|
補隆淖鎮
|
隆盛合鎮
|
沙金蘇木
|
烏蘭布和
|
巴彥套海
|
哈騰套海
|
包爾蓋
|
納林套海
|
沙林中心
|
合 計
|
小麥種植面積
|
0.13
|
0.28
|
0.12
|
0.4
|
1.85
|
0.33
|
0.17
|
0.23
|
0.25
|
0.12
|
0.12
|
4
|
說明:2025年小麥種植任務分配情況,由各蘇木鎮、農場公司播種面積占全縣總播的比例全縣小麥種植任務進行具體分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