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52823MB0X71802L/2023-0002 | 主題分類 | 農業、林業、水利 |
發布機構 | 磴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磴政辦發〔2023〕2號 |
成文日期 | 2023-02-13 | 公文時效 | 有效 |
磴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磴口縣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信息來源:磴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李穎慧
打印本頁
各蘇木鎮、農場公司、縣直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水質保障水平,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將《磴口縣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遵照執行。
附件:《磴口縣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磴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13日
磴口縣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磴口縣水利局
2022年12月
前 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水利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水農[2022]379號)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等有關要求,提升農村供水水質保障水平,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磴口縣水利局組織專人開展此項工作,按照文件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實地查看調研摸底、查閱有關檔案資料,掌握第一手資料,準確反映飲水安全工程現狀,結合專業技術要求、國家各有關部門對飲水安全工程的規定、規章的要求開展工作,對受益蘇木鎮提出的提質增效需求進行分類,對已經建設的飲水安全工程從工程規模、管理體制、運行情況、水源保護、水質檢測情況、項目效果與效益以及項目持續性進行了全面自評估,最終形成本行動方案。
一、農村供水水質現狀問題
磴口縣現有農村牧區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27處,經過2019年脫貧攻堅改水工程,大部分供水工程水源水質達標,但我縣供水管網運行年代久遠,漏損率高,造成末端水質不達標,為改善到戶水質,特定本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主要編制依據
1、全國“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
2、關于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水農〔2021〕244號)
3、關于支持鞏固拓展農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的通知(辦農水〔2022〕110號)
4、關于加快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的通知(辦農水〔2022〕247號)
5、關于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水農〔2022〕379號)
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7、《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
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
9、《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 310—2019)
(二)總體目標
到2025年,建立完善“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農村自來水供水保障率達到95%,千人工程水源保護區全面劃定。
(三)主要任務
2023—2025年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包括改善水源水質、強化水源保護、加強凈化消毒和水質檢測監測、建立水質風險防控機制等。
1、改善水源水質
對不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的農村供水水源,采取凈化消毒或延伸現有水源水質良好供水工程管網的方式進行改善,擴大管網覆蓋面。
2、強化水源保護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督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標志牌設立和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健全落實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建設改造與水源保護同時規劃、同步完成的工作機制。
3、加強凈化消毒
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應綜合考慮水源水質、供水規模、管網分布和運行方式等因素,按要求全面配套或優化完善凈化設施設備;千人以下工程應根據水源水質情況,采取適宜的凈化措施。
加強制度建設和運行管理人員技術培訓,規范凈化消毒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強化安全生產,確保正常運行。
4、加強水質檢測監測
千噸萬人供水工程通過配套水質檢測設備、建設水質化驗室或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全面開展水質日常檢測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托區域水質檢測中心等機構健全完善供水水質巡檢制度,對農村供水工程規范開展水質巡檢,強化對農村供水單位水質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做好農村飲用水水源水環境質量監測,疾控主管部門加大對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和衛生監督。
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和疾控主管部門對農村供水水質開展抽檢并加強監管,建立健全水質檢測監測結果共享和問題通報機制,將水質檢測監測結果及發現的水質問題及時反饋供水單位,共同指導提升水質保障水平。
5、建立水質風險防控機制
千噸萬人供水工程推廣使用在線水質監測設備,建立農村供水水質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等防控機制,提升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
千人及以下小型供水工程加強水源地和管網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和消除水質風險隱患。
縣人民政府健全完善應急供水預案、配備應急物資,守住供水水質安全底線。
三、工程舉措及投資
磴口縣現有的27處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水源均為地下水,采用深井配套潛水泵取水。針對磴口縣農村牧區實際飲水情況,磴口縣水利局擬對全縣三個蘇木鎮的自來水管網工程進行更新改造,更新主支管網760km,更新入戶管網515km,受益人口9143戶,29258人,投資4500萬元。
配套水質凈化設施設備1處,為沙金蘇木—公地鄉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3218人,投資15萬元。
四、管理機制
(一)管護主體落實
按照水利部及各級水務主管部門對于建立農村牧區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的要求,磴口縣積極推進農村牧區飲水安全管理“三個責任”(農村牧區飲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的運行管理責任)、“三項制度”(健全完善全區農村牧區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的落實),摸底調查了全縣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情況,有針對性的出臺縣、蘇木鎮(農場公司)、村三級《農村牧區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落實了各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管護責任主體,建立了長效管護機制。
(二)水價水費和財政補貼
農村牧區供水價格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合理受益、節約用水”原則確定。
規模化工程方面,根據“集中管理、分級運行”原則,立足于實現“全縣城鄉供水網絡一盤棋”,充分發揮規模化水廠的引領作用,形成統籌規劃、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局面,探索從項目建設管理費中,按實際運營缺口予以補償,統一建立常態化養護基金,優化簡化審批程序,解決日常維修及更換問題。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資金補助,逐步提高水費在維修養護經費中的比例。已安裝終端水表的應計量收費,沒安裝終端水表的建議進行配套安裝,所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都要實行有償供水,合理收費;供水單位要科學布設供用水計量的總水表、供水點水表和入戶水表,努力做到計量收費,建議采用IC卡計費等方式計費。
(三)專業化運維
農村牧區供水屬公益性基礎設施,保證工程可持續運營、保障供水安全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的最基本要求。為此,應建立供水工程維修基金制度,健全運行管理機制。從維修基金提取的范圍及計算方法、維修基金的提取方式、維修基金的管理、維修基金的使用以及監督審計等五個方面作出具體規定。維修基金提取根據工程年限制定記取辦法。運用10年以上的,對主體工程部分,按固定資產原值的20%核定維修基金,由縣財政補貼。考慮到農牧民的承受能力,維修基金現階段從水費中提取一半,另一半由縣財政予以補貼。分支管道和進戶工程由受益戶自籌解決。維修基金實行統一管理,專戶儲存,專款專用。按月從水費中提取的維修基金及時繳存入專戶。財政補貼部分由縣財政在水利建設基金等財政預算資金中列支,年初核定后一次性劃撥專戶統一管理。維修基金的使用范圍包括大修理和日常修理兩種。使用維修基金時,必須由供水工程管理單位編制更新改造計劃,制定大修實施方案,明確大修的目的和修理內容,按隸屬關系逐級申報批準后,方可動用。為確保管理、使用好工程維修基金,應對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上年度維修基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抽查和審計,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確保維修基金使用合理有效。維修基金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牧區飲水工程長期以來維護管理難的問題,為供水工程良性運營、持續發揮效益奠定了基礎。作為供水單位,應明確工程運行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可由村民代表大會或村委會集體決定。在不改變工程基本用途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實行企業化管理,獨立經營、單獨核算、自負盈虧,形成以水養水的良性運行管理機制,同時縣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出臺對于在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的獎勵制度,以明確的獎懲機制有效激勵各供水單位對工程的運行養護,全面保障供水工程的持續良好運行。
(四)水質檢測制度
強化千噸萬人供水工程水質在線監測、千噸萬人水廠水質化驗室自檢、區級水質檢測中心巡檢、衛健部門抽檢以及生態環境部門對水源水質監測等水質檢測監測制度建設,以及相應人員、經費落實等情況。多部門聯動機制、水質數據共享機制等建立情況。
(五)其他制度
建立水源地保護制度(如水源地水質監測與預警、水源地巡查管護、水源保護宣傳等)、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機制、管理人員培訓制度、水質風險防控機制(如管網安全巡查機制、水質風險隱患排查和防范機制、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機制等)。
五、保障措施
(一) 落實主體責任
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一項多學科、多專業、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是事關農牧民群眾生活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改善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水利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農村飲水安全的總體要求,順應農村牧區居民對改善飲水條件的迫切需求。按照有關通知要求農村牧區飲水安全保障實行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由地方政府負總責,并逐級將責任落實到蘇木鎮及有關部門和單位。工程建設資金由縣政府負責落實,中央將對貧困地區等予以適當補助,并與各地規劃任務完成情況等掛鉤。
(二) 保障資金投入
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一項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事業,所需投資多,籌措資金比較困難,所以落實好配套資金是規劃實施的重要保障。農村牧區供水保障規劃建設資金由地方政府負責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對貧困地區等予以適當補助,并與各地規劃任務完成情況等掛鉤。各地要落實好用地、用電、稅收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資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拓寬投融資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規劃實施過程中要加大對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地方配套投資落實情況開展督查,明確地方配套投資責任主體,合理分攤配套投資比例,統籌地方財力,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地方配套投資100%落實到位。各級行政責任人認真落實配套資金,加強資金管理,防止資金滯留、挪用,確保資金安全。
(三) 強化技術支撐
開展村級管水人員集中培訓、發放學習資料,以提高供水管理從業人員業務水平,進而提高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穩定性,確保農牧民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
(四)加大宣傳培訓
通過廣播音頻資料、發放宣傳冊、張貼宣傳海報等形式廣泛宣傳,不斷增強農牧民群眾的節水意識,營造人人愛護供水設施,節約用水的良好氛圍。
主辦:磴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磴口縣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 蒙ICP備13001742號蒙公網安備 15082202000101號 Email:axxaty@163.com 網站標識碼:1508220008 聯系電話:0478-4262212 網站地圖 |
![]() |